- Gas是“姨太”网络中用于衡量执行操作所需计算资源的单位,无论进行简单的以太币转账,还是触发复杂的智能合约执行,每一项操作都需要消耗Gas。
- 例如,一笔普通的“姨太”转账交易通常需要消耗21,000Gas,而涉及复杂计算和状态变更的智能合约操作,可能消耗几十万甚至更多的Gas。
- Gas上限是“姨太”区块链网络中的一个关键参数,它规定了每个区块能够容纳的Gas总量。
- 每个区块的创建者(矿工或验证者)在打包交易时,必须确保该区块内所有交易消耗的Gas总量不超过Gas上限。Gas上限决定了每个区块可以包含的交易数量和复杂程度。
- 二者是两个不同的参数。
- Gas Limit是针对单笔交易的Gas消耗上限设定,由用户在发起交易时自行确定,它代表着用户愿意为这笔特定交易或智能合约执行所支付的最大Gas数量。
- 而“姨太”网络Gas上限是针对整个区块内所有交易Gas消耗总和的限制。决定了每个区块最多能处理多少Gas量的交易。
- 每笔交易的Gas Limit是构成Gas上限这个总量的一部分。如果所有交易的Gas Limit总和超过了网络Gas上限,那么这些交易无法在一个区块内全部被打包,部分交易就需要等待下一个区块或提高Gas Price以获得优先打包的机会。
- “姨太”网络会如同狭窄道路涌入过多车辆,迅速陷入交易拥堵。由于每个区块容纳的交易总量受限,大量交易只能等待打包,确认时间大幅延长。为让交易优先处理,用户被迫提高手续费,增加交易成本,小额及高频交易者负担尤重。
- 这不仅降低用户体验,致部分用户流失,还对去中心化应用与智能合约发展形成阻碍。复杂合约因Gas不足执行失败,打击开发者积极性,严重影响“姨太”生态系统的拓展与创新。
- 虽能容纳更多交易,却也可能给“姨太”网络带来一些隐患。区块体积因交易与数据增多而增大,加重网络带宽与节点存储负担,导致数据同步延迟,甚至节点失联。
- 同时,高Gas上限降低去中心化程度,小型节点难以参与,少数强大节点影响力增强,安全风险上升,易遭受恶意攻击。
- 此外,还可能引发资源浪费,开发者编写低效智能合约,不注重优化Gas使用,降低网络资源利用效率,影响“姨太”长期可持续发展。
- 随着“姨太”生态的不断发展,越来越多的应用和交易涌入,较低的Gas上限导致交易拥堵和手续费飙升等问题时常出现,这对用户体验和“姨太”的进一步发展都带来了挑战。
- 更高的Gas上限意味着“姨太”网络能够容纳更多的交易,每一个区块可以打包更多的数据,从而提高了网络的交易处理能力。这对于“姨太”“姨太”上的各类去中心化应用(DApps)、智能合约以及众多用户来说,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。它可以缓解交易拥堵的情况,降低用户的交易手续费,使得“姨太”网络能够更好地支持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和高频次的交易需求。
- 当“姨太”Gas上限提升,就如同拓宽了交通道路,每个区块能够容纳更多交易。在交易需求稳定或增长缓慢的情况下,原本因区块空间紧张而激烈竞争的交易,如今竞争压力得到极大缓解。用户无需再为了让交易尽快被打包而竞相抬高Gas价格,就像车辆不需要再为争抢有限车位而付出高昂代价。因此,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来看,Gas费用很有可能会随着交易空间的充裕而降低,为用户带来更经济的交易体验。
- 尽管“姨太”Gas上限有所提升,但Gas费用并不必然降低。因为“姨太”生态充满变数,如果新的热门应用不断涌现,吸引大量用户涌入,交易需求极有可能呈爆发式增长,远超Gas上限提升所能承载的范围,导致网络依旧拥堵不堪。同时,网络活跃度的不稳定、矿工(验证者)基于自身利益的策略调整,以及新应用对Gas的高消耗特性等因素,都可能使得Gas费用居高不下,甚至进一步上升,所以Gas费用降低并非板上钉钉。
- 从2015年至2019年,“姨太”的Gas上限经历了多次调整,以适应网络交易量的增长和去中心化应用(DApp)的发展。
- 2015年,“姨太”上线时,初始Gas上限为每个区块5,000 Gas。
- 2016年,Gas上限首次提升至约300万,随后在同年的Tangerine Whistle硬分叉(EIP-150)中,为应对DoS攻击,Gas上限被提高到550万。
- 2017年7月,Gas上限提升至670万,并在同年12月进一步提升至约800万。
- 在伊斯坦布尔硬分叉中,“姨太”将区块Gas 上限从800万Gas提升到了1000万Gas 。这一时期,“姨太”上的去中心化应用(DApps)数量逐渐增多,用户对交易处理能力的需求开始上升。提高Gas上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易拥堵问题,让每个区块可以容纳更多的交易,使得网络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增长的交易需求,为DApps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。
- 在2021年5月,Gas上限从1500万Gas提升至3000万Gas。在这一时期,随着DeFi(去中心化金融)和NFT(非同质化代币)的兴起,网络交易量大幅增加,导致交易拥堵和Gas费用飙升。为了缓解这一问题,“姨太”社区决定提升Gas上限。
- 在当时,“姨太”的开发者、研究人员以及社区成员经过广泛的讨论和研究,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案,并通过硬分叉的方式来实施Gas上限的调整。硬分叉意味着区块链网络将发生永久性的分歧,旧的节点需要升级到新的版本才能继续参与网络的运行。
- 这是“姨太”网络在PoW(工作量证明)机制下的最后一次重大调整。此次调整将Gas上限翻倍,显著提升了网络的交易处理能力。
- EIP-1559在伦敦硬分叉中被激活,虽然这次升级的核心是改变了“姨太”的交易费用机制,但也对Gas上限产生了间接影响。在此之前,矿工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自行调整Gas上限。
- EIP-1559引入了基础费用和小费的概念,同时设置了一个目标Gas使用量(通常对应一定的Gas上限)。网络会根据交易需求动态调整基础费用,目标是让每个区块的Gas使用量接近目标值。这一机制使得Gas上限的调整更加规范化和自动化,以更好地平衡网络的负载和交易费用。
- “姨太”网络首次在PoS机制下,获得超50% 验证者支持后,成功提升区块Gas上限,从此前的3000万突破至3100万Gas ,截至2月4日已上调至超过3350万Gas ,预计最终将调整至3600万Gas 。
- 2月8日消息,据Vitalik转发的技术更新,“姨太”L1完成区块Gas上限动态调整,从3000万Gas提升至3600万Gas 。
- PoS机制下,验证者在网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他们负责验证交易和打包区块。当超半数验证者达成共识支持Gas上限调整时,这一变革才得以顺利推进。